来源:逸柳投研笔记
声明:本文仅作研究讨论用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股市有风险,决策需独立思考,搭建好自己的逻辑体系和风控体系,切忌人云亦云。
慕思股份这家公司想必大家并不陌生,就是做床垫和床架生意的,当然,如果说得高大上一点,则可以称是做“睡眠”生意的,“睡眠”生意的范畴就大了,可不仅仅限于床,还有其他许多因素,比如现在天这么热,空调等等也是睡眠的组成部分;另外,如果一个人心情不够畅快,即便是再舒服的床,也无法保证一个很好的睡眠。
回到这家公司。“慕思”这个品牌创立于2004年,公司则注册在2007年4月,总部位于广东东莞,2022年6月23日在深交所上市。公司控股股东是东莞市慕腾投资有限公司,截至2025年3月末持有公司37.5%的股份,实际控制人为王炳坤(公司董事长/总经理)、林集永(公司董事),这两人各自持有慕腾投资50%的股份,另外还各自持有公司18.26%的股份。
床垫产品类似于做了个组装工作,采购面料、海绵、皮料、钢线、乳胶、3D棉等等,然后根据需求把床垫做出来,从接收订单到出货大概是9-15天,公司采用的是自主生产的方式,当然,也会有部分产品是外协,贴个自己的牌子,外协主要是针对排骨架、床品、按摩椅等产品。销售方面,经销为主,电商、直供、直营为辅,这也是行业通常的销售模式,跟产品的特点也有关系,总得去坐坐、躺一躺等,体验体验。
2024年,公司营业收入为56.03亿元,同比增长0.43%;归母净利润为7.67亿,同比下降4.36%,公司整体毛利率为50.08%(其中床垫毛利率超过60%),净利率为13.70%,ROE为16.98%。2025年一季度,公司营业收入11.21亿,同比下降6.66%,归母净利润为1.18亿,同比下降16.43%。相对于过去来讲欠了些意思,相对于其友商来讲还算不错。
从公司的财务状况来看,有两个特点,一是毛利率和净利率之间的差距较大,中间有很多都是放在了销售费用上;第二就是自2022年以来,公司的收入总体是下降态势。在利空的方面,首先行业逻辑跟房地产逻辑比较类似,购房和买家具这两种行为具有很强的关联性,再者床是给人睡觉用的,有多少人就会用几张床,而人口形势对于这种跟人数挂钩的需求而言并不乐观;再者就是消费降级,即便是用床垫,也不用那么贵,所谓的高端床垫带来的好处,常常是心理作用大于实际作用,跟泡泡玛特的产品类似。利好的方面,则是这个市场大而分散,对于大企业来说,可以挤占那些小企业的市场空间。
当然,对于个别公司来说,还可以进行产品的拓展,成熟产品的拓展性很一般,毕竟都有了各自的山头在,而对于新产品或者新功能,往往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,对于床垫产品而言,就是所谓的“智能床垫”,也就是在床垫加个啥传感器之类的,用于记录睡眠状态;相当于从一个传统行业到了一个数字行业,只不过,如果只是做床垫的话,那依然跟以前的模式一样,新增的溢价会被那些传感器厂商、软硬件集成商给赚过去。
公司分红还不错,2024年分了两次红,年度每股派发1元,总共派发3.93亿,半年度每股派发0.75元,总共是2.95亿;2023年每股分红1元,总共3.99亿;2022年也分了两次,每股都是1块钱,总共分了8个亿。
对于慕思股份来说,业绩什么的暂时并不乐观,主要是看估值,慕思股份的股价2025年以来都是不断下跌,但是去年9月份到11月份,公司股价可是涨了不少,从27块钱左右,最多涨到了41块钱,涨幅超过了50%,而现在差不多也回到了去年9月的位置,公司的关注度也是比较低,人气不足,也跟股价状态有关。
公司从上市以来,PE估值基本在15-27倍之间,目前是大概16倍,按历史来说当然并不高,可是如果考虑到业绩下滑预期。如果我们假设业绩下降到2020年水平,也就是下降为5个亿,那么当前120亿的市值,对应的是24倍的PE,这个PE当然是有点高的。估值的高低有时候取决于假设,这个假设经常来自于信息,缺乏信息,我们就只能通过打折来应对。
另外,如果假设每年6个亿的分红,在未来20年不增长,按照3%的折现率,20年后残值为零,得到的市值是89亿,而如果假设残值为50亿,其他假设不变,得到的市值是116亿。继续按照残值的假设,对应的收益率大概是2.73%。
因此从上面的PE和现金流折现角度,现有的市值无法带来理想的收益率,如果希望得到好的收益率,要么是价格再跌一跌,要么则是有新信息出来,可以让我们提升对未来公司收入的预期。当然,如果是短期反弹的角度,则是另一种思考维度。
以上仅为个人观点,不要太受到影响了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,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,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。
七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